公务员面试示范答题:加强社区电动车安全管理
题目内容
某社区电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,但安全管理问题突出:部分居民将电动车及电池带入楼道充电,占用消防通道;小区内缺乏规范的充电设施,私拉乱接电线现象普遍;电动车停放无序,堵塞单元门口和消防通道,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。此前曾发生过电池充电引发的小火情,居民对此忧心忡忡,多次向社区反映。作为社区工作人员,你会如何加强电动车安全管理?
题目类型
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类题目,融合了公共安全、社区治理与民生服务等要素。重点考查考生在面对电动车安全管理难题时,能否从消除隐患、保障民生出发,通过设施建设、规范管理、宣传引导等措施化解风险,体现考生的安全意识、问题解决能力和基层治理水平。
作答思路
- 全面排查,摸清隐患:通过实地巡查、居民问卷、消防部门评估等方式,掌握电动车数量、停放位置、充电方式等情况,排查楼道堆车、私拉电线等安全隐患,建立问题台账。
- 完善充电设施建设:合理规划建设集中充电区域,配备智能充电桩;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升级,增设防雨、防火装置;明确充电收费标准和管理责任,保障设施正常运行。
- 规范停放与充电管理:划定电动车专用停放区域,清理消防通道内的车辆;制定充电管理制度,严禁楼道充电和私拉电线;安排专人巡查,对违规行为及时劝导纠正。
- 加强宣传教育与应急演练:通过讲座、宣传栏、案例警示等形式,普及电动车安全充电和停放知识;组织消防应急演练,提高居民火灾防范和逃生技能。
-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:将电动车管理纳入社区安全公约,成立监督小组定期检查;联合物业、消防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,及时处置安全隐患;定期评估管理效果,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措施。
作答示范
回答:
电动车安全管理关乎居民生命财产安全,解决当前社区存在的安全隐患,需要从设施完善、规范管理、意识提升多方面综合施策。作为社区工作人员,我会采取以下措施:
- 全面排查,摸清隐患:第一周组织社区工作人员、物业和消防志愿者开展联合排查,重点检查 20 栋居民楼的楼道、单元门口和消防通道,发现有 12 栋楼存在电动车入户充电现象,8 处消防通道被电动车堵塞,私拉乱接电线充电的有 35 户。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了解到,社区现有电动车约 300 辆,但集中充电设施仅 1 处(含 10 个充电桩),远不能满足需求,居民因 “充电不方便”“怕车辆被盗” 而选择入户充电。邀请消防部门对隐患区域进行安全评估,标注高风险点位,为后续整改提供依据。
- 完善充电设施建设:申请社区安全专项经费,在小区闲置区域新建 2 处集中充电棚,配备 50 个智能充电桩,具备过载保护、自动断电、充满提醒功能;对现有充电设施进行升级改造,加装防雨棚和灭火器。联合物业划定 3 处室外规范停放区,安装监控设备和充电插座。充电桩实行 “扫码付费” 模式,收费标准(1 元 / 4 小时)向居民公示,同时为老年人提供 “代充值” 服务。与电动车品牌商合作,在充电区设置电池检测点,免费为居民检测电池安全状态。
- 规范停放与充电管理:制定《社区电动车停放充电管理规定》,明确 “三严禁”:严禁电动车及电池入楼入户、严禁私拉乱接电线、严禁堵塞消防通道。组织物业保安和志愿者成立 “巡查队”,每日早晚高峰时段巡查楼道和消防通道,对违规停放充电的车辆张贴警示单并联系车主移走,拒不配合的联合消防部门依法处理。在单元门口安装隔离护栏,设置 “禁止电动车入内” 标识,利用智能门禁系统对携带电动车的居民进行提醒劝导。
- 加强宣传教育与应急演练:开展 “电动车安全宣传月” 活动,通过社区公告栏张贴火灾案例海报、微信群推送安全短视频、邀请消防员开展讲座等形式,讲解电池老化危害、正确充电方法和火灾逃生技巧。制作《安全充电手册》发放到户,重点标注 “充电时间不超过 8 小时”“远离易燃物” 等注意事项。组织居民开展消防应急演练,模拟电动车起火场景,演示灭火器使用和疏散逃生流程,每季度至少开展 1 次。
-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:将电动车安全管理纳入《社区居民公约》,成立由居民代表、物业、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 “监督委员会”,每月检查设施运行和管理落实情况。与辖区派出所、消防救援站建立 “应急联动” 机制,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联合督查。开展 “安全示范户” 评选,对遵守管理规定的居民给予物业费减免等奖励。每半年评估一次管理效果,根据居民反馈调整措施,如针对夜间充电需求,延长充电棚照明时间并增加巡逻频次,切实筑牢社区电动车安全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