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务员面试示范答题:化解社区广场舞场地分配纠纷
题目内容
某社区公共活动场地有限,广场舞团队与其他居民因场地使用问题冲突频发:多个广场舞团队为争夺中心广场区域多次发生争吵,甚至推搡冲突;部分居民因广场舞团队占用场地,无法开展散步、遛娃等休闲活动;场地使用时间重叠,早晨太极队与广场舞队抢场地,傍晚广场舞队与儿童游乐群体争空间。居民投诉不断,社区调解多次但效果不佳。作为社区工作人员,你会如何化解场地分配纠纷?
题目类型
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类题目,融合了社区治理、矛盾调解与公共资源分配等要素。重点考查考生在面对公共场地分配矛盾时,能否平衡不同群体需求,通过科学规划、机制建设等措施化解冲突,体现考生的协调能力、问题解决能力和基层治理水平。
作答思路
- 全面调研,掌握需求:通过实地勘察、群体座谈、问卷调研等方式,了解社区公共场地数量、各群体活动时间及场地需求,明确广场舞团队、其他居民的核心诉求和冲突焦点。
- 科学规划场地与时间:根据场地大小和各群体活动特点,划分功能区域,如设置广场舞专区、儿童游乐区、休闲漫步区等;制定分时段使用表,错开不同群体的活动时间,避免重叠冲突。
- 建立场地使用管理制度:制定《社区公共场地使用公约》,明确各区域使用规则、时间限制和行为规范;实行场地预约登记制度,大型活动需提前申请,确保有序使用。
- 搭建沟通平台,促进理解:组织各活动群体代表召开协调会,介绍场地规划方案,听取各方意见;建立日常沟通机制,如设立意见箱、定期召开座谈会,及时解决新问题。
-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:成立场地管理监督小组,由社区工作人员、各群体代表组成,负责场地使用监督和矛盾调解;定期评估场地使用效果,根据居民反馈优化规划方案;争取资源拓展活动空间,从根本上缓解场地不足问题。
作答示范
回答:
化解社区广场舞场地分配纠纷,关键在于平衡不同群体的活动需求,通过科学规划和制度约束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。作为社区工作人员,我会采取以下措施:
- 全面调研,掌握需求:第一周开展专项调研,实地测量社区现有 3 处公共场地(中心广场、西侧小广场、健身路径区域)的面积和设施情况,记录各场地每日不同时段的使用群体和时长。组织广场舞团队(5 支,共 120 人)、太极队(20 人)、儿童家长(30 人)、散步居民(20 人)召开分群体座谈会,了解到广场舞团队需要 “面积≥200㎡、地面平整” 的场地,每日活动时间集中在早 7-9 点、晚 18-20 点;其他群体希望 “场地不被占用、活动互不干扰”。通过问卷收集到 80% 的居民支持 “分时段、分区域” 使用场地的方案,据此明确矛盾焦点是 “场地不足” 和 “时间重叠”。
- 科学规划场地与时间:根据调研结果制定《社区公共场地分区分时使用方案》:将中心广场(300㎡)划定为 “综合活动区”,早 7-9 点分配给太极队和 1 支广场舞队,晚 18-20 点分配给另外 2 支广场舞队;西侧小广场(150㎡)作为 “广场舞专区”,供剩余 2 支广场舞队早晚使用;健身路径区域保留为 “休闲漫步区”,禁止大型团队占用。制作彩色场地分布图和时间安排表,在各场地入口处张贴,明确标注各时段使用群体和活动范围。针对儿童游乐需求,在中心广场边缘划定 100㎡“儿童游乐角”,设置隔离护栏,与广场舞区域物理分隔。
- 建立场地使用管理制度:制定《社区公共场地使用公约》,明确 “不占用消防通道、控制音量、保持卫生” 等 6 项基本规则,要求各团队推选 1 名场地管理员,负责本团队秩序维护。实行 “场地预约登记制”,团队需提前一周到社区登记活动时间和人数,超过 20 人的活动需提交安全预案。公约经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,由各团队负责人签署承诺书,对违规团队采取 “警告 – 暂停使用 1 周 – 取消使用权” 的阶梯式处罚。
- 搭建沟通平台,促进理解:成立 “场地使用协调小组”,由社区工作人员、各群体代表(共 8 人)组成,每周召开一次短会,处理场地使用中的新问题。在各场地设置意见箱,开通 24 小时反馈电话,居民可随时反映问题,社区确保 2 个工作日内回应。组织 “邻里活动开放日”,邀请广场舞团队表演、儿童才艺展示等,促进不同群体互动了解。针对初期的抵触情绪,一对一走访各团队负责人,解释规划初衷和优势,争取支持配合。
建立长效管理机制:将场地使用管理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,网格员每日巡查场地使用情况,每月汇总问题并调整方案。每季度开展一次满意度测评,根据居民反馈优化时间分配,如夏季延长晚间活动时间至 20:30。积极向街道申请资金,将社区闲置空地改造为临时活动场地,增加 50㎡活动空间;联系周边学校,协商周末开放操场供广场舞团队使用,从根本上缓解场地压力。每年评选 “文明活动团队”,对遵守公约、邻里评价高的团队给予物资奖励,营造 “互相体谅、共享空间” 的社区氛围,让公共场地真正服务于所有居民